2013年-2017年,东莞市新增市场主体73.85万户,新增企业注册资本规模达万亿规模;去年底,我市市场主体数量突破了百万大关。来自市工商局的一份《东莞市市场主体运行发展情况研究报告》显示,自2013年我市率先实施“商改”以来,东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空前高涨,市场活力有效激发,全市市场主体数量规模、注册资本金额等多个指标快速攀升,呈现出量质齐升、结构优化等态势。这也再次证明东莞无愧为创新创业、投资兴企的热土,凸显了我市不断增创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新优势的良好成效。
东莞经济发展成就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东莞市场的繁荣,是依靠各类市场主体来支撑的。东莞市场主体的爆发式增长,离不开国家双创政策塑造的大环境,也离不开东莞商事改革多年来营造的城市小环境,离不开政策的激励,离不开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的落脚点,就在于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要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是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的。
(资料图)个体户营业执照 记者 郑志波 摄
东莞商事改革为培育市场主体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2013年起,东莞市以商事制度改革为整体改革的先手棋和突破口,承担了为全国探路的使命和重任。这一探索,现在结出了硕果。东莞因推动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工作及时到位、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相关政策措施社会反映好,不仅市场主体活力迸现,创新创业热情高涨,也因此使得东莞的商事改革获得了国务院的肯定。从《报告》里的多项数据分析来看,正是包括“商改”在内的多项改革措施持续发力,不断增创东莞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新优势,消除群众经商兴业、企业做大做强的难点和堵点,才有了东莞市场主体的快速增长,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资料图)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记者 郑家雄 摄
改革永远在路上。必须看到,东莞的营商环境虽然整体得到了相当的改善,但仍要进一步坚持改革方向,解决行业发展的“软肋”和“硬伤”,要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拆除隐性壁垒。
东莞市场主体急速增长,经济也呈现稳中向好的总体趋势,这为东莞进一步的改革措施出台和落实提供了更大的回旋空间。要看到成绩,但也要正视问题。老矛盾和新问题的叠加,世界经济大环境与局部小环境的塑造,都需要积极有为,打破框架、挖掘红利,而这唯有以改革为根本途径。各界期盼的简政减税减费、严格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平等权利,都需要回顾改革初心,用好改革政策,通过改革的办法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和提高综合竞争力。
行百里者半九十。东莞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推进,更好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有硬环境建设方面的硬性规定,也要有软环境建设方面的新突破,更好发挥制度的支撑、保障、激励作用。这要求我们在简政放权方面多做减法,在监管方面多做加法,在优化服务方面做乘法,充分发挥放管服的作用,激活这一江经济活水奔腾向前。
文/东莞日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