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东莞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东莞超细玻璃纤维吸音喷涂棉厂家 欢迎来电了解

2020/2/23 4:48:04发布209次查看
东台市科霍新材料有限公司
本公司生产的超细纤维棉,是采用国内先进的离心技术进行生产,通过专用喷涂设备进行喷涂作业,形成的超细玻璃纤维喷涂棉的涂层,具有良好的吸音、保温、不燃等特点,能够满足工程需要。经过技术研发团队对产品性能提升,使其具有无毒无味、耐候性好、高效隔热等特质,是理想的保温节能材料。
玻璃纤维
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硼、氧化镁、氧化钠等,根据玻璃中碱含量的多少,可分为无碱玻璃纤维(氧化钠0%~2%,属铝硼硅酸盐玻璃)、中碱玻璃纤维(氧化钠8%~12%,属含硼或不含硼的钠钙硅酸盐玻璃)和高碱玻璃纤维(氧化钠13%以上,属钠钙硅酸盐玻璃)。
主要特点
原料及其应用:玻璃纤维比有机纤维耐温高,不燃,抗腐,隔热、隔音性好,抗拉强度高,电绝缘性好。但性脆,耐磨性较差。用来制造增强塑料(见彩图)或增强橡胶,作为补强材玻璃纤维具有以下之特点,这些特点使玻璃纤维之使用远较其他种类纤维来得广泛,发展速度亦遥遥优秀其特性列举如下:
(1)拉伸强度高,伸长小(3%)。
玻璃纤维切纱
玻璃纤维切纱
(2)弹性系数高,刚性佳。
(3)弹性限度内伸长量大且拉伸强度高,故吸收冲击能量大。
(4)为无机纤维,具不燃性,耐化学性佳。
(5)吸水性小。
(6)尺度安定性,耐热性均佳。
(7)加工性佳,可作成股、束、毡、织布等不同形态之产品。
(8)透明可透过光线。
(9)与树脂接着性良好之表面处理剂之开发完成。
(10)价格便宜。
(11)不易燃烧,高温下可熔成玻璃状小珠。
玻璃纤维本身具有绝缘性好,耐高温,抗腐蚀能力好的特性,其也被3d打印技术所使用
玻璃纤维是非常好的金属材料替代材料,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玻璃纤维成为建筑、交通、电子、电气、化工、冶金、环境保护、国防等行业必不可少的原材料。由于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玻璃纤维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全球玻纤生产消费大国主要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人均玻纤消费量较高。欧洲仍然是玻璃纤维消费的大地区,用量占全球总用量的35%。
2008年以来,全世界的玻璃纤维企业对扩产计划变得更加谨慎,世界玻璃纤维生产能力增长缓慢。2010年,全球连续玻璃纤维产能为471.5万吨,预计今年为530万吨。
国内市场
我国玻璃纤维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产品质量已处上游水平,深加工产品比例逐年提升。中国玻璃纤维行业的优秀企业毛利率在25-35%之间,明显高于国外巨头10%的毛利率。世界玻璃纤维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寡头垄断格局,中国作为新生力量,经过近几年来年均20%以上的产能增速,预计今年将占据全球60%以上的份额,成为国际玻璃纤维市场上的新寡头。
中国玻璃纤维行业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动力来自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拉动。国际市场的扩大,既有总需求增长的因素,也有来自国际企业前期因利润率较低退出行业后,给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留下的发展空间;而国内市场的增长,则是来自下游消费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玻璃纤维经过了50多年的发展,已经颇具规模。
与国际相比,我国玻纤产品品种规格少,应用范围窄。但这些情况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我国的玻纤产业还存在大量市场空间未被挖掘,尤其是在一些应用领域,许多细分市场甚至根本未被开发。
  20世纪后几年,在国家建材局符合市场化要求的发展战略的引导下,玻纤行业无论是在总体产量还是在各种先进的玻纤产品的产量变化上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我国的玻纤产业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起步,二十年的时间成为了世界玻纤产品的第二大生产国,产量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世界玻纤产量增长速度。1985年我国的玻纤产量只有区区7.1万吨,勉强占世界玻纤产量的1/20,但进入90年代后,玻纤工业突飞猛进,在2001-2003年世界玻纤业产量徘徊不前、陷入瓶颈的时候,我国玻纤产量仍然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2003年47.3万吨的年产量几乎已经达到世界玻纤产量的1/5,提前达到并超额完成国家“十五”计划规定的玻纤年产量38万~40万吨的奋斗目标。
  我国玻纤行业属于外向型结构,进口和出口一直呈双向增长态势 尤其是随着玻纤产业的蓬勃发展,进出口更是保持高速增长,2003年出口量已经达到玻纤总产量的59.1%。较高的进出口比例表明,我国玻纤业已经完全与国际玻纤市场接轨,产品产量与质量上的提高使得我国玻纤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我国经济持续稳步的发展也增加了国内对国外先进玻纤产品的需求。这种健康的外向型结构导致了一种良性循环。
  我国玻纤业过去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但出口与进口的差额一直在缩小,到2004年上半年首次实现贸易顺差5917.55万美元,扭转了整个行业进口大于出口的局面
2006年,全国累计生产玻璃纤维纱116.07万吨,同比增长22.18%。其中:池窑产量89.12万吨,占生产总量的76.79%。玻璃纤维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5%,比2005年同期增长2.8个百分点,库存量减少。2006年企业主营业务成本高达237.44亿元,同比增长30.84%。企业克服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实现利润水平又创新高。2006年,行业实现利润总额25.66亿元,同比增长39.65%;实现利税总额36.85亿元,同比增长43.53%。2006年,中国玻璃纤维行业出口创汇11.8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4.51亿美元,累计出口玻璃纤维及制品79.01万吨,同比增长38.9%。
2007年1-11月,中国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7,624,527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8.07%;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6,565,839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8.22%;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541,05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1.08%。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玻纤出口形势非常严峻,在国际经济形势不景气、当前呈现供大于求的时期,有条件有必要加快开发应用玻纤行业的下游产品,以顺应当前国策。重视国内对玻纤纱需求,扩大内需,保持国内经济持续发展。
2011年12月份,我国生产玻璃纤维纱31万吨,同比增长15.28%。2011年1-12月,全国玻璃纤维的产量达372万吨,同比增长17.95%。
从各省市的产量来看,2011年1-12月,山东玻璃纤维的产量达125万吨,同比增长18.79%,占全国总产量的33.67%。紧随其后的是浙江、重庆和四川,分别占总产量的19.95%、11.49%和9.66%。
正因为如此,国内优秀的玻璃纤维行业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一大批国内优秀的玻璃纤维企业迅速崛起,逐渐成为玻璃纤维行业中的翘楚!
长远来看,中东、亚太基础设施的加强和改造,对玻纤需求增加了很大的数量,随着全球在玻纤改性塑料、运动器材、航空航天等方面对玻纤的需求不断增长,玻纤行业前景仍然乐观。另外玻纤的应用领域又扩展到风电市场,这可能是玻纤未来发展的一个亮点。能源危机促使各国寻求新能源,风能成为如今关注的一个焦点,中国在风电领域也开始加大力度投资。到2020年,国内在风力发电领域将投资3500亿元,其中,20%(即700亿元)左右的领域需要使用玻纤(如风机叶片等方面)。这对中国玻纤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18117586901
qq: 295793985
东莞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